当前位置: 首页 >> 审核评估 >> 评估动态 >> 正文

【聚焦评估】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展播(十一)

发布者: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4-10-22 [来源]:院办

中级财务会计(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级财务会计(下)

授课对象:会计学专业2021年级

教学章节:第一章 负债  第一节负债概述

使用资源:恒大集团危机案例(出自新浪财经);

乐视网困境案例 、大宇集团陨落案例、雨润集团重组案例(出自百度文库)

教学时间:10分钟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负债的定义、特征、负债的确认条件和负债的分类,通过思政元素融入使学生认识到企业负债背后的风险,深入思考风险防范与锐意进取的辩证关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为了达到课程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提升专业课程教学实效,实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课堂线下启发式提问、引导提问),案例教学法(课堂线下引入恒大危机案例,课后线上发布乐视网 、大宇集团、雨润集团对比案例),讨论教学法(学生课堂线下小组讨论、课后线上发表观点),利用课堂及中级财务会计(下)线上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从第一章第一节负债确认原则知识点引出恒大集团危机案例 ,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恒大危机主要原因,小组代表阐述观点,教师点评,引出过高的负债蕴含过高财务风险的结论,进而切入企业风险的话题,引导学生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课后在教师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讨论乐视网等对比案例,通过学生发表的观点,分析学生对风险防范意识的普及情况,观测课程思政教学达成度。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使学生能够理解负债的定义、负债特征、负债的确认条件和负债的分类

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未雨绸缪,坚持底线——风险意识教育。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背后负债的作用与危险,深入思考风险防范与锐意进取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到未雨绸缪、风险防范的意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思政要点

未雨绸缪,坚持底线——风险意识教育

讲授步骤与内容

1. 负债确认、计量知识点导学

2. 由负债确认与计量这一知识点引出恒大危机案例

3. 分组讨论分析案例

4. 小组代表阐述观点

5. 教师点评,引出负债蕴含过高财务风险的结论

6. 教师切入企业风险的话题,引导学生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7. 布置课后讨论案例,强化风险意识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模式

教学目的

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师

学生

课前

线上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发布资源布置课前任务

2评估学习状况

 

1学习平台资料

2完成任务

 

负债的内容

自主学习法

课上

 

线

掌握专业知识负债相关理论

负债知识导学

梳理知识点

负债的定义、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等

讲授法

线下

 

对学生进行风险教育,树立风险意识

引出恒大债务危机案例

课堂分组讨论

思政教育:未雨绸缪,坚持底线——风险意识教育

启发法

 

讨论法

总结案例点评观点,得出过高的负债蕴含过高财务风险的结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风险防范必要性

思考风险防范必要性

线上

 

专业知识的应用,培养专业能力

平台发布客观题

独立完成

 

 负债确认及计量

练习

课后

线上

强化专业知识,强化思政教育

1布置作业

2批阅作业

独立完成

1负债确认与计量案例

2阅读乐视网、大宇集团、雨润集团案例,线分析三家企业的危机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风险防范

 

自主学习 法讨论

线

培养探究能力

 

1答疑

2讨论互动

提出问题

主动探究

前沿知识

争议话题

自主学习法

 

教学评价与预期思政效果

1.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课后在课程平台发表的观点观察学生对负债引发的风险的重视程度,观测学生风险意识的树立情况。

2. 预期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背后负债的作用与危险,深入思考风险防范对应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未雨绸缪、风险防范的意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五、教学反思

1.教学特色与亮点

1)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将思政元素借由最新恒大案例、生动视频等多元形式融入课堂,而非枯燥地说教。课程思政绝不是生硬地在专业课中讲授思政课内容,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做到课程思政的润物细无声。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引入和问题导向式学习,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所学内容的总括了解。然后通过及时地考核评价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2.教学不足

1)本次课程案例均由教师提供,学生仅仅在现有案例基础上进行分析。

2)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参会积极踊跃,导致实际时间比预计超出10分钟,挤占了教学的时间。

3.完善与改进

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的过程不仅在认真地教,更重在主动地学。鼓励学生自行搜索本节知识点的相关法规和案例,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加深其思考。

2)增强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在进行案例讨论或者提问时,如何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如何妥善分配讨论时间,引导讨论方向,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是值得思索的问题。可以让小组在平台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由教师掌控时间。或者让小组抢答的方式鼓励学生阐述观点,由教师掌控发言小组数量。或者限定每组发言时间,让学生言简意赅表达观点。

六、教学效果及总结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明显增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现实案例,拓展了视野;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也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专注度。让学生深入思考风险防范对应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未雨绸缪、风险防范的意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1、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1)恒大爆雷视频

 

 

 

 

 

 

 

 

 

 

2)课程PPT

 

 

 

 

 

 

 

 

 

 

 

 

 

 

 

 

3)学生线上讨论部分观点

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感悟深刻。本次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企业背后的风险,深入思考风险防范与锐意进取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