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典型案例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饭店管理概论
授课对象: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
教学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饭店概述
使用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微游辽宁》之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教学时间:30分钟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本课程的第一次授课,学生第一次涉及到饭店业,教学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饭店业,能够通过对饭店业的了解,消除对饭店业的一些误解,让学生能增强从业的兴趣和信心。本次课课程思政的任务是要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雷锋精神传承的教育。授课采用讲授、互动、对分课堂、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进行教学。从小组汇报结果、现场辩论场面及师生感悟评价教学成效。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饭店的有关知识,掌握饭店的概念及分类,理解饭店等级划分。
(2)专业目标:熟悉饭店相关基础常识
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进行服务意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雷锋精神传承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
课程思政要点 |
服务意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雷锋精神传承的教育 |
讲授步骤与内容 |
1. 互动介绍——饭店业感受互动提问:教师先随机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行业的认知情况,引入课程。(5分钟) 2. 课程导入——课程绪论介绍: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课程定位、主要内容、教材、参考资料、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将本门课程授课特点、模式跟学生交代清楚。(10分钟) 3. 课程思政(进行服务意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传扬雷锋精神的教育)——课程思政在课程导入环节绪论内容进行之后展开(由学习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出课程思政的内容)。 |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
教师先以结论式的方式进行导入:饭店业就是为人民服务,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教师讲授):饭店业以人为本和宾客至上。从行业理念来看,饭店业是一项面对旅游者的产业,是一个好客产业,是联结饭店业从业人员主体和消费者客体的纽带,其包含的要素覆盖宾客抵达、服务提供、宾客离开的全过程。通过讲解基本知识,引发学生进行“服务作用”的讨论,得出“服务他人可以自我满足”的结论;进行“服务作用”的讨论,让学生树立服务精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本节课送给学生的一句话)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引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课程思政教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因为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准则,也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我们今天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因为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准则,也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最后教师再以“雷锋精神是否被时代抛弃”为题,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传承雷锋精神的热情。雷锋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我们需要践行和传承。(20分钟) |
教学评价与预期思政效果 |
小组交流热烈,汇报有新意,辩论有亮点,师生都收获颇丰。 预期思政效果是学生可以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自觉传扬雷锋精神,提高服务意识。 |
五、教学反思
1.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交流借鉴能力。以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相互交流的热情。
2.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有些生硬,若采用真实案例进行宣讲效果会更好。
六、教学效果及总结
通过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梳理课程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以期达到课程思政目标。
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明确本课程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实际和企业需求,形成理论、技能、综合素养三合一的课程体系。
2、强化课程思政。通过课前热点话题讨论、观看视频资料、关键节点教育、案例分析、对分课堂、课程考核等方式,进行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授课过程中根据讲授内容,挖掘进行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提高学生判断是非、善恶、荣辱的能力;过程考核的项目中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等优秀品质;期末考试中,要求学生在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的答案中,必须要包括职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等相关内容,以体现教学所掌握的及学生价值观。
热点话题观点对决
课堂谈论交流
“今天我主讲”学生讲解中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认真解读课程思政的要求,本着“大思政”的原则,不断调整大纲(融入课程思政要素)、修改教案,更为合理、科学的设计课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相结合,提升育人成效。
4、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注重教学效果的综合展现。授课时,会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案例、时节或是时事,坚持每堂课送给学生一句话,在最后一节课进行教学成果展演,让学生有展示的空间,提高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以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撰写模板只是给各位项目负责人提供了一个撰写基本框架,各项目负责人可以在撰写过程中结合本人教学特点及本课程实际增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