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团队研究方向
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瞄准数字旅游的发展前沿,开展应用创新研究,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景区、乡村振兴、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数字旅游的安全风险防范、数字档案等;针对辽宁省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围绕文旅融合的基础理论、企业行业应用、融合机制体制等方向进行研究。
二、 团队发展目标
1.培养数字文旅融合的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支能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创新团队。
2.组织开展对辽宁旅游业发展和结构升级转型具有促进作用的应用型研究。项目执行期,撰写专著和教材1部;发表检索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横向科研课题到款50万。
3.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支撑学校申硕和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服务辽宁经济发展。
三、创新团队带头人简介
孙建竹,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2022年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毕业,2009年6月开始一直在辽宁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大连理工大学国内访问学者、先后获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层次人才、辽宁省文旅厅文旅融合专家库成员、本溪市山城英才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本溪市人大常委会“理论与实践”智库成员,主要从事数字旅游、乡村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近五年,主持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营口软科学等项目4项,参与省级以上项目3项,主持横向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2篇,CPCI检索3篇,北大核心2篇。被为本溪市委市政府采纳资政建议1项,获本溪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四、研究骨干简介
李黔,辽宁大学档案学本科毕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毕业。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档案专家库专家,辽宁省文化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专家,辽宁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科技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有关档案教育、档案信息服务,有关红色文化挖掘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社科联项目2项,主持完成辽宁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副主编参与学术专著的编写4部,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研究3项。
包文莉,女,辽宁盖州人。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组织创新。1999-2006年,就读于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1-2015年,就读于辽宁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被市旅游局、溪湖区人民政府聘为项目评审专家。出版著作2部,发表核心检索科研论文5篇;主持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10余次。
许婷婷,女,辽宁辽阳人,毕业于辽宁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沈阳出版社特聘专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及省教育厅、省统战部、市旅游委等科研项目,累计发表《人力资本价格对经济的约束及提升路径》等核心期刊论文3篇,普通期刊20余篇。组织申报10余项竞赛,累计获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多次获得省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杨昳,1973年3月生,辽宁本溪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教研室主任。1995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辽宁科技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本溪市第五届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评审专家库专家,本溪市旅游产业专家库。研究方向:旅游接待业;旅游管理理论。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6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教改项目8项,撰写科研教研论文30余篇,获本溪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省导游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陈丹,女,蒙古族,讲师,硕士。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学科竞赛获得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省级大创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参与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等市厅级项目4项。撰写专著1本。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2篇,北大核心1篇,相关重要成果获得本溪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多次参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辽宁考区现场考评工作和本溪市A级景区评审工作,为旅游发展和地区经济提供了智力支持,得到广泛好评。